認識社規師

什麼是社規師?

「社區規劃師計畫」是內政部營建署(現國土管理署)於民國88年推動「創造城鄉新風貌計畫」時所提出的重要方案,其核心精神在於落實「社區總體營造」理念。計畫透過培訓具備專業背景的社區規劃師,進入各地社區協助盤點資源、凝聚共識,並引導居民共同參與環境改造與空間美化。不僅重視專業知識的導入,更強調居民參與的過程與在地文化的融入,期望藉此提升城鄉景觀特色,建立具有人文底蘊、永續發展的生活環境。

由誰提出計畫?

在「社區規劃師計畫」中,社區及人本身就是主角。

這個計畫是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,提出想法與需求,並透過社規師團隊的專業協助,將大家的意見整合成可執行的方案。為了將環境改造為符合大家需求的場域,社區要先盤點自己的資源特色與地方議題,再由居民共同參與討論、提出想改善或創造的方向,最後由社規師提供方法與建議,陪伴大家一起完成。這樣的運作方式讓每位居民都有參與的機會,不僅能改善環境,更能凝聚彼此感情,讓社區發展真正符合在地需要。

社規師計畫執行方向提倡以小規模、簡易工法為主軸,共同改善社區的生活環境,並且會依照社區單位社造經驗及提案項目內容做為考量,補助10-40萬之補助金額。

誰可以參與社規師計畫?

「社規師計畫」的提案對象相當多元,主要以在地居民為核心,並鼓勵各種不同角色共同參與,形成跨領域合作。

一般來說,只要通過政府立案的非營利團體皆可提案,包括:各鄉鎮社區發展協會、環保志工隊、文化協會、返鄉青年團隊等民間團體凡是關心社區發展、希望改善生活環境的人,都可以透過社區規劃師計畫提案參與。

它不是單一組織的工作,而是居民、團隊、政府共同合作,讓生活需求轉化為具體行動。

環境綠美化

回收再利用

雇工購料

地方故事

社規師施作方法

社規師計畫以雇工購料模式為主,不同於由建築師或營造公司所主導的營造模式,是由社區民眾當主導者,從提案構想設計、採買材料到組成工班都是由社區民眾共同規劃參與,將社區的特色充分發揮,打造適居家園環境。

返回頂端